农用地土壤中的重金属Cd累积与污染情况最为严重,多个区域内存在重金属Cd污染问题;重金属Hg的累积与污染问题次之,而重金属Pb和Cu在部分区域也有一定程度的累积和轻微污染。导致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Cd、Hg、Pb和Cu等累积甚至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三废”排放、交通运输污染,化肥、农药、粪肥、农膜等的大量施用(使用)。
对遭受
重金属污染的农用地土壤开展治理,目前较多采用的农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分为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①物理技术,如客土法、热脱附技术和电动修复技术等,因其成本高、修复效率较低、仅适用于小面积污染区域,应用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②化学修复技术,如淋洗技术、固定-稳定化技术、化学氧化技术等,由于使用化学试剂而具有农用地土壤修复的二次污染风险。③生物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等,因其不改变土壤原始功能,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单、不产生环境二次污染等诸多优点而获得推广和应用;但受限于生物体自身吸附重金属的固有特性,难以快速修复与治理重金属污染农用地。
针对现有物理、化学、生物类修复技术的优缺点,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环境及其重金属污染特性,重点开展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修复新技术、多技术复合的农用地土壤联合修复技术的研发工作。注重修复新技术在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为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进行
土壤修复,势在必行,是我们人类的自我救赎,虽难度之大、任务之重,但只要我们认真的落实土壤防治条例,进行土壤调查、土壤风险管控监测,进而进行土壤修复,污染的土壤只会越来越少,我们的健康也将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