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监测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它是关系到分析结果是否准确的先决条件。土壤的采样方法根据监测要求或监测目的的不同,应遵循不同的采样规范。
    一、组织准备
  由具有野外调查经验且掌握土壤采样技术规范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采样组,采样前组织学习有关技术文件,了解检测技术规范。
  二、资料收集
  收集包括检测区域的交通图、土壤图、地质图、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供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用。
  三、现场调查
  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
  四、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
  1.采样单元
  尽可能优先采用分区布点法进行监测点位的布设,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
  可能均匀一致。在分区时应重点考虑:①各场地实际使用过程中涉及的污染物种类及其对土壤造成污染的方式和途径在区块中分布的均匀性;②尽可能以场地使用时自然形成的分界作为监测分区的边界,且区块形状基本规则;③一个区块内同样深度层的土壤应属于同一种分类;④当一个拟划分的区块面积过大时,应认真推敲是否有拆分成小区块的必要。
  2.采样深度
  在完成土壤样品采集点位平面布设后,应根据不同阶段调查的要求进行点位的纵向布设。土壤纵向结构一般可分为表层土壤(0~0.2m)、浅层土壤(0.2m~0.6m)和深层土壤(0.6m~)根据国外通行的做法并结合国内典型场地监测实际案例的经验,表层和浅层的土壤可在各层的深度范围内采集1个样品。
  3.采样点数量
  要保证足够的采样点,使之能代表采样单位土壤特性。
  4.采样点定位
  有条件的可采样GPS定位,记录经纬度,精确到0.01″。无条件的可在地图上表明采样点位置,并记录样点名称、田块名称、固定参照物的距离和方位。
  5. 采样方法
  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6. 样品标记
  采集的样品放入统一的样品袋中,然后再用一个塑料袋套上,用铅笔写好标签,内外各具一张。
  五、采样器具准备
  1.工具类:铁铲、铁镐、土铲、手动钻机(用于浅层取样)
  直推式
土壤采样机(用于深层取样,郑州德森环境生产的先进的土壤取样设备);
  2. 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3. 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