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优势 土壤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是在真空条件下或通入载气时,通过直接或间接热交换,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以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上得以挥发或
热脱附作为一种非燃烧技术,污染物处理范围宽、设备可移动、修复后土壤可再利用,特别是对含氯有机物,非氧化燃烧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二噁英的生成,广泛用于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修复。 目前,污染土壤传统热脱附修复技术为滚筒式热脱附,新兴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包括流化床式热脱附、微波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和远红外线热脱附。 1、滚筒式 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 滚筒式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对于去除土壤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非常有效。温度、停留时间、挥发性、载流气体流速是影响解吸效果的主要参数,温度越高、停留时间越长,则污染物的
影响土壤洗脱修复效果的关键技术参数包括:土壤细粒含量、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水土比、洗脱时间、洗脱次数、增效剂的选择、增效洗脱废水的处理及药剂回用等。 (1)土壤细粒含量:土壤
土壤是生态环境设备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综合性自然资源。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及其冶炼排放、长期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为活动引起的大气沉降、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受污染耕地约 1.5亿亩,占 18亿亩耕地的 8.3%。如何保护我国土地,修复土壤污染,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设备、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土壤修复 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换土壤中的污染物,使
热脱附技术对不同有机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同时修复速度快,周期短。但由于热脱附修复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较高温度的加热,修复产生的尾气温度高达 400~800℃,
我国土壤污染形势日趋严重。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很多土地由于环保措施不到位而被污染,土壤环境恶化。土壤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
土壤的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当其含量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并使土壤的成分,性质发生变异,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而重金属
土壤修复技术中,由于物化修复方法具有效果好、周期短和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实际的场地修复持久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淋洗法是污染场地土壤物化修复方法中一种常用的技术
郑州市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1号楼513
电话:0371-61772378
邮箱:desenhuanjing@163.com
30年
装备制造经验
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