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化工遗留场地中的污染物,主要有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遗留场地中所含有的这些污染物会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环境迁移,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安全,也威胁着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及时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进行案例分析,对化工遗留场地的修复,二次再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重度污染的污染物中,重金属为主要污染源。对此,重金属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迫在眉睫。而土壤淋洗因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
环保产业在过去几年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方面是能力的错配,另一方面是资金的错配,导致在当时的背景下,战略上有了一些漂移,最终遭遇到困难。目前环保产业正在面临转型的问题,环保企业亟需寻找新的定位和思路。
随着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退二进三”,使得大量污染型企业搬迁或者关停,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已经成为制约中心城市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既是土壤污染风险识别的起点,也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起点。
如今工业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大多数企业盲目追求利益,工厂废料处理达不到标准要求,进而导致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明确工业污染场地的来源以及危害对于以后的土壤修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及与之相伴随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应运而生。伴随着化工、钢铁、煤炭、焦化、石油等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能淘汰的推进,一批具有高污染、高排放的环保技术水平较低的产能被取缔。如何进行污染场地的土壤修复将是随之要考虑的最为现实、最为迫切的难题。
3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情况的汇报,《经济日报》对会议发言摘要进行刊发。
世界各国近几年来逐渐重视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许多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进行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治理。当前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就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如今人们对环保和健康要求的提高以及对污染土壤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得对土壤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通过某一种方法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这对于土壤这样不均一的复杂体系存在很大的困难。
郑州市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1号楼513
电话:0371-61772378
邮箱:desenhuanjing@163.com
30年
装备制造经验
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