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研人员对土壤修复技术做了大量研究,旨在找到消除或减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同时,不产生新的污染物,不破坏生态平衡,且能带来更好效益的方案。许多研究尝试着将多种修复技术综合应用进行土壤修复,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法、电动-淋洗联用技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配合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多种修复技术的综合应用必将是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的趋势。
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环境存在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问题。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且大多数污染物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致癌、致畸和高毒性等特点,因此,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对重金属土壤修复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中有毒物质种类繁多,许多国家在大量污染物中重点筛选潜在有害化合物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这些化合物被称为优先污染物,俗称污染物“黑名单”。我国根据有毒化学品环境安全综合调查结果,提出了14大类68项重点控制污染物清单。由于土壤是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分布和融合的重要媒介,所以对土壤中优先污染物的研究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土壤淋洗来说,污染物类型及存在状态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土壤内多种污染物的复合存在也是影响淋洗效果的因素之一,因为土壤受到复合污染,且污染物类型多样,存在状态也有差别,常常导致淋洗法只能去除其中某种类型的污染物。
随着“退二进三”和“产业转移”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各大城市出现了大量因工厂搬迁导致的污染场地,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社会安全问题。因此,急需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治理,降低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土壤异位修复具有二次污染风险小、环境风险低、污染地块修复周期短等优势,更适用于区域污染地块集中、需快速进入用地程序的场地,且具有多技术联合修复优势,更适用于复杂污染土壤的修复。
近30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土壤污染调查是指采用系统的调查方法,确定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过程。土壤污染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污染的来源和特点,弄清楚污染性质、范围和危害,为治理提供线索、指明目标。同时调查还可以认识污染物排放规律以及影响因素,随时掌握污染物的污染方式、污染范围、生产规模和净化设施的变化,并及时掌握新出现的土壤污染来源。
经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城市通沟污泥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暴露环境中,会产生多方面环境问题。随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进程的推进,通沟污泥处理处置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家对通沟污泥的处理处置也越来越重视。
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污染场地面积大于1公顷的场地超过50万块。土壤淋洗因具有操作简单,修复彻底,治理周期短,修复成本相对较低,且适合高浓度污染土壤的治理,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的关注,同时也是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的热点方向。随着我国提出“三大攻坚战”的战略目标,土壤修复产业成为我国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因此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逐渐越来越频繁,共同为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州市长椿路11号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1号楼513
电话:0371-61772378
邮箱:desenhuanjing@163.com
30年
装备制造经验
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